Search


【 媒體中立是假議題,重要的是努力查證、不扭曲 】
 
前兩天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 媒體中立是假議題,重要的是努力查證、不扭曲 】
 
前兩天朋友來問我,「你不覺得的報導對川普很不友善,但對希拉蕊太友善了嗎?」
 
這是今年所有報導美國選戰的記者,都必需要掙扎過的問題。
 
我自己是選民,我當然有立場,以現在美國媒體操作的主流來看,二三十年前,只有三大電視網時,主播跟記者要權威中立的做法,早就己經過時了。在有線電視興起之後,每個台、每個主播,甚至是每個記者都是有立場的,而且己經是被接受了。所謂媒體的完全中立存在嗎?媒體真的能報導百分之百的真相嗎?這類爭辯的最高峰,老實說己經過了至少二十年。
 
我不敢講別人,但我絕對沒有自大到可以說我自己是完全中立,報導的絕對是百分之百真相。我只能說,我跟所有的閱聽人一樣,對某個事件有興趣多了解,於是我到現場去,把我看到的面面相相,說給也對這個事件有興趣的人聽.在社群媒體興起之後,這種趨勢更是明顯。
 
那幹嘛要專業記者呢?因為做很久、聽很多,對謊言比較敏感,而且職業訓練總有一套查證的方式。在今日我覺得好媒體好記者的定義,不在立場完全中立,而在『努力查證,報導時不扭曲受訪者的言詞。』
 
然後川普出現了。
 
我之前也報導過美國大選,但從沒有像今年這樣,好像絕大部分的報導都在說川普說了什麼謊,他的謊影響有多大....我也問自己我是不是對希拉蕊檢視不足?
 
我這個不安,一直到看到紐時的一系列相關社論,才終於放下,對川普這個反傳統的政客,傳統的新聞操作要求的平衡報導必需要修正。報紙所謂的平衡版面,電視所謂的平衡時段都要打破,因為川普的謊言必需要用最大的人力及資源來一一擊破,希拉蕊的版面較少,是因為她的問題的嚴重度,實在跟川普的無法比擬。
 
我為台灣的閱聽人挑新聞的方式,其實更容易,希拉蕊是傳統政治人物,她的是與不是對台灣人來講沒有那麼奇特,但川普的竄起,代表的是一個新的問題,一個以前我們沒有看到的問題,而且正快速洶湧的襲捲全世界。
 
如果說希拉蕊是慢性病病,川普代表的是一個以前被忽視,但現正快速蔓延的癌症。
 
其實我只是報報兩個候選人的口水戰,可能也有足夠的觀眾,但我總想,大家難道不想知道,這癌細胞是怎麼來的嗎?這癌細胞為什麼擴散得這麼快?希望由探討這些問題,我們可以研究出一個抗癌的策略。
 
我們之前報導愛槍人士對川普的支持,是在討論癌細胞的成因,報導現在美國穆斯林的狀況,是這個癌細胞己經造成的病狀,本周我們要討論是是癌細胞為什麼能擴散得這麼快,我的結論是:臉書這些社群網站的興起,是很重要的因素。
 
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歡迎您跟我一起來關心,這個烏煙瘴氣的美國大選,本周日晚8pm 54台移動360!

前兩天朋友來問我,「你不覺得你的報導對川普很不友善,但對希拉蕊太友善了嗎?」
 
這是今年所有報導美國選戰的記者,都必需要掙扎過的問題。
 
我自己是選民,我當然有立場,以現在美國媒體操作的主流來看,二三十年前,只有三大電視網時,主播跟記者要權威中立的做法,早就己經過時了。在有線電視興起之後,每個台、每個主播,甚至是每個記者都是有立場的,而且己經是被接受了。所謂媒體的完全中立存在嗎?媒體真的能報導百分之百的真相嗎?這類爭辯的最高峰,老實說己經過了至少二十年。
 
我不敢講別人,但我絕對沒有自大到可以說我自己是完全中立,報導的絕對是百分之百真相。我只能說,我跟所有的閱聽人一樣,對某個事件有興趣多了解,於是我到現場去,把我看到的面面相相,說給也對這個事件有興趣的人聽.在社群媒體興起之後,這種趨勢更是明顯。
 
那幹嘛要專業記者呢?因為做很久、聽很多,對謊言比較敏感,而且職業訓練總有一套查證的方式。在今日我覺得好媒體好記者的定義,不在立場完全中立,而在『努力查證,報導時不扭曲受訪者的言詞。』
 
然後川普出現了。
 
我之前也報導過美國大選,但從沒有像今年這樣,好像絕大部分的報導都在說川普說了什麼謊,他的謊影響有多大....我也問自己我是不是對希拉蕊檢視不足?
 
我這個不安,一直到看到紐時的一系列相關社論,才終於放下,對川普這個反傳統的政客,傳統的新聞操作要求的平衡報導必需要修正。報紙所謂的平衡版面,電視所謂的平衡時段都要打破,因為川普的謊言必需要用最大的人力及資源來一一擊破,希拉蕊的版面較少,是因為她的問題的嚴重度,實在跟川普的無法比擬。
 
我為台灣的閱聽人挑新聞的方式,其實更容易,希拉蕊是傳統政治人物,她的是與不是對台灣人來講沒有那麼奇特,但川普的竄起,代表的是一個新的問題,一個以前我們沒有看到的問題,而且正快速洶湧的襲捲全世界。
 
如果說希拉蕊是慢性病病,川普代表的是一個以前被忽視,但現正快速蔓延的癌症。
 
其實我只是報報兩個候選人的口水戰,可能也有足夠的觀眾,但我總想,大家難道不想知道,這癌細胞是怎麼來的嗎?這癌細胞為什麼擴散得這麼快?希望由探討這些問題,我們可以研究出一個抗癌的策略。
 
我們之前報導愛槍人士對川普的支持,是在討論癌細胞的成因,報導現在美國穆斯林的狀況,是這個癌細胞己經造成的病狀,本周我們要討論是是癌細胞為什麼能擴散得這麼快,我的結論是:臉書這些社群網站的興起,是很重要的因素。
 
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歡迎您跟我一起來關心,這個烏煙瘴氣的美國大選,本周日晚8pm 54台移動360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資深駐美特派記者范琪斐,一個生活在紐約二十多年的臺灣媒體人,長期觀察臺美兩地文化差異。Podcast節目《說故事的人》各大平台皆可收聽。
View all posts